夷陵要闻

羊角山村构筑高山康养泊心之地

2024-07-11 20:12  编辑:夷陵融媒体

缔造和美,投资3000万元建设乡村湿地公园。

转身向绿,昔日废弃渣场变身康养胜地。

“清凉经济”蓬勃发展,图为深山小木屋得到游客追捧。

执著绿色发展,高山小水果成富民新产业。

红利共享,村民喜领年度分红。

做强产业,民宿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善国 通讯员 邱天星 陈发新

编者按

“康旅胜地”樟村坪镇的“网红”村羊角山村,在乡村振兴中融入“共同缔造”理念,真正让群众成为共同缔造的主导者、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羊角山结合深厚生态根基,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发展模式,更新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全村上下共绘农村美好生活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如今,羊角山村已初步实现“村美、人和、民富”的奋斗目标,被授予“湖北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

10月的羊角山村秋高气爽、活力四溢:热闹的云上西寨在暗夜里璀璨如星,林荫花海之中游人如织,村头的湿地公园初展妙曼风姿……

这个爆红网络的网红打卡之地,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和激情向“村美、人和、民富”目标奋进。

生态共护

弃“黑”逐“绿”激活内生动力

进入10月,羊角山云上葡萄园里硕果累累,黑紫色的巨峰、清油油的阳光玫瑰透着沁香,一串串挂满枝头,着实惹人喜爱。

“25亩葡萄园今年进入挂果期,收入60多万元呢,明年新扩建的30亩葡萄园进入挂果期后收入可望翻番。”云上西寨民宿运营总监彭君桂信心满满。

5年前,岳述明、彭君桂等乡贤能人回乡合伙创业,发展了25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挂果后亩产3000余斤,年收入60万元。

岳述明、彭君桂的创业故事是羊角山弃“黑”逐“绿”转型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羊角山村磷矿、森林资源禀赋优越,之前磷矿产业链吸纳村内500余名劳动力,加上村集体企业收益,提供了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

但依靠磷矿资源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

村党支部书记王宗刚带领“两委”班子外出考察,主动拜访党员代表和乡贤,探讨村里的发展大计。在形成了初步思路后,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围绕“矿石挖完了怎么办”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研讨。

大家一致同意发展中药材、高山小水果、高山反季蔬菜,走特色农业之路。同时分组召开屋场会议27场次,反复征求村民意见,最终一致同意,形成了产业怎么发展,群众说了算的共谋良好氛围。

如今,全村种植白芨和苍术等中药材800亩,仅药材收入一项户平增收过万元。发展核桃、葡萄等近千亩,今年,这些小水果已成林挂果,成村民重要收入来源。

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羊角山村还依托矿山资源做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两家集体企业。去年集体收入突破700万元,为转型发展注入发展动力。

产业共铸

“清凉经济”催生“绿色产业”

十月底的云上西寨,喧嚣与活力交织。

位于度假区东侧的云上西寨农产品收储中心建设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

据项目运营总监彭君桂透露,这个投资2000余万元的项目于今年七月启动,目前已完成主体框架建设,预计明年“五一”前对外开放。届时全部建成后,可同时接待200人住宿500人就餐。

度假区北侧,20栋木屋别墅依山而建,与周边的青山花海相映相缀,甚是吸人眼球。

彭君桂告诉记者,木屋别墅建成后,整个度假区可望形成高、中、低消费端。

云上西寨项目是羊角山村依托“清凉经济”催生“绿色产业”的一个成功典范。

羊角山村平均海拔1314米,年平均气温21°,境内植被茂密,气候温润。

近年来,羊角山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拥抱绿色生态,从卖磷矿转向卖空气、卖生态。依托独特的“清凉资源”“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高山康养度假经济。

村委会邀请乡贤能人回乡创业,将昔日露天废弃的采矿场改造成百亩花田,新建“云上西寨”集装箱民宿区。

在乡贤能人在示范带动下,黄家河片区的48户居民纷纷响应,将自己的庭院改造成民宿,镇村两级拿出资金进行外观打造、培训农家乐“大厨”、举办民宿节等扶持措施,打造羊角山民宿IP,让深山小村的“清凉经济”越来越“热”。

集聚效应激发了村民的生产动力,如今,全村做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益,实现了村民的荷包鼓起来,群众共同增收的新图景。

和美共建

“考核细则”缔造“和美乡村”

“今年咱村要建幸福食堂,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一起说说吧。”前不久,村民微信群里,村干部王彦婷一句提议,众人纷纷响应。作为全市共同缔造试点村,羊角山村“有事商量办”已成常态。

幸福食堂的建设,也源于村民的呼声。“去年,我们改建了村委会,有村民提出能不能扩大原有食堂,对外开放,方便独居老人或有需求的人就餐。”王彦婷说,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及村民代表参与讨论,幸福食堂已纳入今年重点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0多人同时就餐。

在“商量”的办事氛围里,村民们由“要我干”变为“跟着干”,再到如今的“我要干”,无论大事小事,干群心更齐,为村庄增添了更多合力与活力。今年,羊角山村一批美丽村湾、美丽河道等群众“共商”项目,均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如果说“幸福食堂”促进乡亲们共谋共建,“考核细则”则引导大伙儿共治共享。

去年初,羊角山村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百分制考核细则”,围绕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环境卫生、孝老爱亲、致富帮带等方面开展考评奖惩。评判结果跟切身利益挂钩,考核“成绩好”得实惠,不好的要在党建公开栏“亮相”。

今年1月12日,羊角山村召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成果共享大会,参与百分制村民互评的共计502户,1478人,现场兑现考核“红黑榜”。

“经公示与最终核定,得分在95分以上的共计485户 ,按每人300元的标准全额发放惠农资金,得分在80分以下的4户全额扣除惠农资金……”王宗刚说,以前调解矛盾纠纷很累人,推行百分制考核后,家家户户都很在意分数,扯皮拉筋的事情少多了。

红利共享

“民生清单”构筑“幸福村湾”

上月,羊角山村3组的村民黄群英脸上洋溢着笑意,原来当天由村里投资的蓄水池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困扰她多年的心头病解决了。

之前,她家和另5户村民使用的是自家独立修建的蓄水池,但自从他们发展民宿产业后,水就不够用了。

村里了解到这6户村民的诉求后,将此事纳入当年必须解决的“民生清单”。

当月,村干部们和这6户村民坐下来商量,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共建大型蓄水池。

这是羊角山村实施“民生清单”构筑“幸福村湾”,让红利全员共享的一个实例。

为了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村里每年领办十大民生实事,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仅去年就先后投资数百万元督办十件民生实事:先后为文家坪、龚家河两地村民的安全饮水探水下钻寻求新水源,解决29户村民季节性缺水问题;落实地灾整治还田140亩;争取文家坪、金家湾两地农村用电台区改造,优化了供电布局;硬化郭家老湾、坤泉饮水站等地通户公路,拓宽刷黑三良公路,优化云上西寨景区入口和出口环形路。

同时,村里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摸底排查,及时监测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严重困难户,及时帮扶,补齐短板。优先为脱贫户提供就业与产业信息或技术指导,筹资为贫困户修缮房屋架设自来水。

村集体企业每年拿出50万元利润为村民分红,为村民发放福利物资,还为村民补贴医疗保险,实施农村大病救助及重点大学生资助惠农政策。

如今,羊角山实现公路硬化、路灯照明、5G网络、自来水、庭院绿化户户通、家家亮、组组美。一个村域经济实力强劲,村容村貌靓丽,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村落”正款款走来。

走进羊角山

羊角山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角,西接兴山,北接襄阳,俗称“一脚踏三县” 和“夷陵北大门”。平均海拔1314米,是宜昌市城区人口饮用水源黄柏河发源地,村域面积35.6平方公里,辖五个网格,480户1480人。

羊角山村良山也是湖北省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引领下,村里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发展模式,如今的羊角山村经济实力强,群众生活幸福安定。

独特的地理优势让该村的民宿避暑经济持续火热,村民也愈发觉得庭院环境美化才是吸引客人、留住客人的最好方式。羊角山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引入能人回乡创业,岳述明个人投资400多万建成“云上西寨”农旅综合体,打造百亩花海和集装箱民宿区,并配套葡萄园农事采摘和餐饮服务。目前正在建设运动场、娱乐设施、林间小木屋及自行车环道等配套设施,未来在羊角山必将是高山康养在热土。

羊角山名片

·湖北省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夷陵美丽乡村

·2017年度夷陵区文明村

·2020年度夷陵区文明村

·夷陵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记者观察

让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善国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矿区村应该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无缘,打造绿色矿山,建和美乡村谈何容易。而作为曾经的矿区村,羊角山村不断转变发展理念,推进“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使得村域社会生态呈现出“绿色+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所谓的富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羊角山村将“生态攻坚”置于“四大攻坚”之首,以加快“智慧矿区 康养胜地”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行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绿色开发和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由“注重资源开发”向“资源环境并重”、由“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矿群关系紧张”向“和谐共建共享”四个转变。

今日羊角山村,满眼翠绿,鸟语花香,“矿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绿色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人居环境也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和美乡村正悄然崛起。

(来源:三峡日报 责编:李红 审核:毛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