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支点建设”访谈】鸦鹊岭镇:聚焦支点建设 打造“产业旺城”

2025-04-24 09:40  编辑:夷陵融媒体

记者:鸦鹊岭如何在“支点建设”“三个重要”新使命、“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三个进一步”新任务中找准定位?

鸦鹊岭镇党委书记张春林:2025年是夷陵区冲刺“双千亿”目标的关键之年,鸦鹊岭镇将立足宜昌东部产业新区重要组团定位,聚焦支点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工业汇聚,各类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夯实产业底盘,为夷陵区全面融入主城,服务宜昌“北拓”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为着力打造“产业旺城”,实现“富美夷陵,双千百强”的目标贡献鸦鹊岭力量。

记者:围绕省委、市委、区委的安排部署,鸦鹊岭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有哪些具体发展举措,推动本乡镇在各项工作中奋勇争先?

张春林:鸦鹊岭将紧扣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谋划工作,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旺城”。

一是聚焦招大引强,提升产业能级。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材料等领域,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带动就业500人以上。

二是推进园区建设,强化产业链条。立足全区“2+1+1”和“双中心五组团”产业空间布局,结合自身“产业旺城”定位,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在智能装备制造、畜禽屠宰加工等两个细分领域上重点发力,构建以宜昌船柴铸造中心、三峡畜牧产业园为龙头,延伸上下游集聚的产业链条。

三是深耕乡村振兴,筑牢农业根基。持续推进以玛瑙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载体,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打造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深化柑橘、畜禽、粮油等传统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转型。推动“小田变大田”,让“良田”变“粮田”,力争在2025年7月前完成1.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产量安全和老百姓的“菜篮子”充实稳定。

四是加速城乡融合,构建宜居新镇。充分利用“一区三园”带来的产业基础,聚焦“产、城、人”三大要素,做好工业产业与城镇建设结合文章,高质量完成人才公寓、产业园培训中心、田畈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借助云朵驿站、龙鳞坝、知音畔岛已形成的网红效应,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立足毗邻高铁北站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大型商超、文化娱乐、酒店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鸦鹊岭镇综合竞争力。

五是深化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以“一核一带两片三线”为治理重点,着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对集镇、鸦南高速口片区、小鸦路、汉宜路沿线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在生活配套、道路改造、环境美化上下足功夫。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切实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质见效。

记者:鸦鹊岭将如何以能力作风建设保障落实新定位、新要求?

张春林:今年是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夷陵区奋进“双千百强”的攻坚之年,更是鸦鹊岭镇建设“产业旺城”的见效之年,越是重要的阶段,就越需要我们的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干。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政治素养。全镇上下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开展学习研讨,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强化支点意识,提升政治素养,指导工作实践。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助力青年成长。开展鸦鹊岭镇青年干部“新锐计划”,将机关、镇直单位和村后备干部纳入培训范围,以专业辅导、青年讲坛、导师帮带、一线调研等方式,助力青年干部快速成长。

三是严守纪律底线,恪守清正廉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纪律规矩,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来源:鸦鹊岭镇人民政府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