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虚假“种草笔记”套路多
“摇一摇”跳转广告频现
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
直播电商购物虚假宣传
扫码消费强制关注
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等
网络消费问题引发热议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梳理这些常见的
关于网络消费领域的“坑”
并通过“避坑指南”引导网民
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理念
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跟着“种草笔记”去购物:要货比三家!
“种草”,是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表示分享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的行为。社交平台、分享社区上,各类“探店攻略”“好物笔记”成为消费者“买买买”前的重要参考。然而,网上也出现大量提供虚假点评的有偿撮合三方平台,大肆招揽用户炮制“种草笔记”,充当虚假宣传“掮客”,这类评价文章如果目的是营销、导购,那么实际上是一则广告,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避坑指南:消费者应尽量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商家比较,多元化获取信息,货比三家,挣破商家营造的“信息茧房”。若消费者基于评价文章发生了消费行为,后来发现货不对板,消费者可以投诉或起诉商家和网红。可以向法庭提供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证据,还可以向法庭申请调查令,责令相关平台提供相关数据。
一到关键剧情就要钱:当心网上追短剧套路多!
近来,单集时长仅几十秒到几分钟的微短剧,凭借剧情紧凑、情绪带动性强等特点,让不少人沉浸其中。其中有的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剧集才能观看全部内容,存在诱导消费等问题,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遭遇侵权。网民晒出的账单显示,父母的微短剧订单少则数千元,多的甚至达到数万元,其中不少订单均为自动扣款。
避坑指南:目前,微短剧涉及的经营主体较为复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等。如果与商家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投诉举报。此外,消费者也可提起诉讼,要求平台退还相应费用。
遭遇“摇一摇”跳转广告:不妨试试维权
不少网民在社交平台吐槽“互联网的尽头是摇一摇跳转到购物平台”“条条大路通电商”。打开一款App时稍不留意就会跳转到另一款购物软件,导致网民只能“万分小心,就怕手抖”。除了“摇一摇”,还出现“扭一扭”“手机前倾”跳转等新花样。就算设定了关闭的路径,页面跳转也不给人关闭的机会,给消费者造成了困扰。
避坑指南:消费者遇到类似“摇一摇”跳转广告行为,不妨试试维权,可及时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比如,可以拨打12321举报不良和垃圾信息,也可以拨打12315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消费环境。
直播购物“款款超值买到爽”:莫跟风、勿冲动
“三二一,上链接!”近年来,电商直播带货火热。主播一吆喝,大家就纷纷下单,成交量惊人。然而,消费者通过电商直播平台购买的商品质量并不如人意。其中,农产品直播带货消费投诉最为严重。而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中,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价格诱导和违反常识。
避坑指南:选择直播带货方式购物时,应注意谨慎选择交易平台及经营主体,并通过平台链接下单。在下单前应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相关真实信息,切勿盲目跟风购买。不要被主播宣传的“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购物后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12315电话或者线上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扫码消费强制关注、被迫授权:有权拒绝
购物、点餐、结账、缴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支付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近年来,这一本应提高消费效率的方式,却因部分场所设置的“强制关注公众号”“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
避坑指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如果遭遇强制扫码,消费者有权予以拒绝,并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进行举报投诉,也可选择以侵害个人权益或个人信息等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可有意识清理上网数据
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以消费者使用的不同手机设备、不同消费频率等为依据,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的行为。例如在相同的平台、相同的时间预订同一航班,3部手机、3个不同账号显示的机票价格可能相差近千元。
避坑指南:平时可对上网数据有意识清理,养成手动清理cookie记录的习惯,不让网站有机会追踪自己的行为逻辑。货比三家,让系统识别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降低被“杀熟”的几率。多搜索几样物品,让大数据搞不清楚你的购买目的。发现大数据“杀熟”现象,及时保存好证据,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给商家任何侥幸心理。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 编审:高秉龙)